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職場上最怕遇到的4種人

職場上最怕遇到的4種人

每每回首職場生涯,總有一種剛從夢中醒來的感覺。一些發生過的事、交手過的人,似乎還有新鮮的記憶殘影留在腦中——不知道這算不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?偶爾我會想,如果再重來,我是否會用同樣的方式做人做事,還是會想改變某個部分,以獲得不一樣的結果?

我想起了在職場上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同事、上司和下屬,很明顯的,其中有些人我始終不會認同,以前不會,未來也不會。我將這樣的人列在「最怕遇到的人」清單。

先聲明,這份短短的清單沒有絕對性,只是對我來說有意義。「怕遇到」也不一定等於「討厭」,頂多就是最好不要再遇見這類型的人。再者,我不想遇到這4種類型的人,說不定他們也很不想遇到我這種人(哪種?)。所以,您若往下閱讀,建議不要完全採納我的觀點,而是更可以建立您自己的見解。

人際關係是職場攔路虎?

出門上班工作,多數人的基本目的是賺取報酬,以及某種程度發揮才能以獲得成就感吧!然而,為了達到這些目的,社會的新鮮人應該沒想到,在職場上會遇到最大的挑戰往往不是跟「事」有關,而是來自「人」,更確切的說,是「人際關係」。

與人協作往往是完成工作任務的必經之路,合作與溝通是關鍵,但有時我們卻會遇到某些同事,令我們感到工作的推進寸步難行。以下就來談談在我實際經驗中遇到,曾令我頭痛苦惱的4種人,看看您是否也曾遇過?

1)推脱責任的人:份內之事不願負起責任,更別提有所擔當

在職場上,通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務範圍,至於職務範圍重疊的部分就是需要兩人或多人透過協作來完成。所謂推脫責任,往往出現在職務範圍重疊之處。有些人會在協作的過程中默默縮小自己的貢獻,迫使共事者替他們補足。而若有過失發生或是成果不理想,他們更是把責任全部甩出去,好似這個協作任務本來就不關他們的事。

我不清楚這些人是否心知自己有責任。他們當中有的是做事時盡心盡力,只是在結果不佳時逃避面對;有的則是本來就輕忽大意不認真,事情做不好時掩飾自己過失還不夠,甚至把矛頭指向別人,甩鍋出去。

承擔責任,不只事關獎懲,而是勇於面對問題之後,找到補救的方向,使自己和團隊進步成長。可惜的是,推脫責任的人永遠不會了解這個。

與不喜歡負責任的人共事,只能先禮後兵,協作之時先確立彼此的責任範圍,過程中主動檢視狀況,及時糾正走偏的方向。若真有過失錯誤發生時,應該直接指出事實,要求責任人面對並承擔後果。遇到對方推諉逃避,你只能強硬起來。覺得這樣很累嗎?這就是為什麼我很怕在職場上遇到推脫責任的人。

2)投機取巧的人:憑藉小聰明,避開真正的努力

健康的企業不太容得下投機取巧的人,就算有的話,這些人可能是因為身上有某些才能被主管認可而暫時未被淘汰出去。進一步說,並不是無能的人才會做投機取巧的事,反而,往往是有小才能、小聰明的人樂於尋找(不正當、不合適的)捷徑,意圖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利益。

我的觀察,投機取巧的人通常在小處輕忽大意,顯得迷迷糊糊(他們只會把心思放在自己真正關心的通常是私人的事情上),與他們共事的人常常不得不跟在後面檢查、善後。

一種最可怕的案例是抄襲。抄襲是深具誘惑力的捷徑,但潛在的代價也是巨大。在職場上,如果你的同事或下屬為了省時省事、為了速成、為了居功而抄襲,就等於埋下一個個不定時炸彈在那裡。若抄襲被內部抓包,同部門會一起受累;若抄襲被外部抓包,則可能導致公司信譽受損、付出經濟賠償的代價。

遇到投機取巧的人,我覺得遠離是最好的策略,也就是盡量不要跟他們共同任事。萬一必須共事,就要事先把各自的職責釐清,並訂定檢視成果的具體標準,讓他們不容易投機取巧,更不讓他們的混水摸魚影響別人,影響到團隊。

3)官腔官調的人:比起把事做好,更在乎的是擺架子、打好關係

猶記得第一次遇到打官腔的人,我真是在內心傻住了。跟對方溝通,希望他的部門協助完成某項工作,他的回應是「會再跟主管討論、安排」,根本沒有要跟我協調時間和細節。後來我懂了,這種人的優先順序不是看工作的需要,而是看對方的地位,以及跟他的關係如何。例如,上司或老闆交代的事情就積極交辦,但要是不熟的人來提要求,就擋一擋、拖一拖、放一放。

健康的企業裡不會孳生官腔官調的員工,因為有作為的企業主和管理階層不會放任官僚主義的風氣蔓延。官僚作風只會讓想要認真任事的員工感到挫敗,而反覆的挫敗只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的後果。

遇到官腔官調的人,首先評估對方是對事還是對人。有些情況下,對方確實是按照公司的規定在走,鐵面無私難相處,卻不是要刁難我們,例如報帳的發票和收據不合規定會被退件,這個就不宜遷怒到人身上。

如果真的是官僚主義作風的人,我建議能避開就避開,或是找更有份量的人(例如你的上司)去跟對方斡旋。最後,如果發現公司裡有好幾個打官腔的人你避無可避,那就建議直接離職另覓伯樂吧,因為這樣的公司前景堪憂。

4)沒有時間觀念的人:全世界都在等他,他卻渾然未覺

沒有時間觀念的人通常會習慣性遲到,且總是用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完成一件事。他們對進度的掌握似乎有某種困難?或許容易沉浸在所做的事情中以致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,或許容易分心到別處而輕易偏離了工作的軌道。無論如何,沒有時間觀念的人慢悠悠的行徑,會常態性地導致共事者的緊張,但前者卻渾然不覺。

個人認為,沒有時間觀念的人更適合從事朝九晚五的工作,因為唯有藉由外部力量的介入,他們才能定期從如夢的思維狀態中醒過來,並達成定額的成果。個人猜想,沒有時間觀念的人內心深處潛藏著對世界的信靠和依賴,可以說他們還部分保持著在母胎中的狀態。想像在子宮的羊水裡悠悠晃晃,那裡不需要時間的概念(懷胎多久是自然法則),那裡沒有待完成的事項(只需吸收母體來的營養)。沒有時間觀念的人其實本身無害,只不過跟他們共事會很累。

若要跟沒有時間觀念的人共事,就要有擔任「外力」的心理準備,換句話說你要額外留意他們的工作進度,像個褓母一樣給予不時的提醒,並且要有相當的包容力,能夠承受催了多次最後還是無法準時完成任務的沮喪感。

解方:慎選職場

職場上充滿人際關係的挑戰,令人苦惱頭疼的類型勢必無法完全避免。或許最根本的解答就是找一個健康優質的企業。俗語說良禽擇木而棲,找個好東家,也許很多問題都不會有了。再者,訓練自己智慧應對,與其讓這些人氣死、累死你,不如學會保護自己,該避則避,能躲就躲,保護好自己的情緒才能在職場上走得更遠。